其實,我常常在想,對於自己的標準在哪裡?
--
因為知道自己是個非常容易在乎他人眼光的人,
總會拿自己去和其他人做比較,
會帶有一種羨慕與忌妒的心情,去做這樣的比較,
「為什麼他可以?」
但也是知道自己是什麼都會一點,
常常這種時候,沒有標準,
往往期許自己能做到對方的80分就好。
但是今年很不一樣,
歲末年終這樣回想起來,
突然發現自己都在這樣的「打分數」的過程過來了,
不管是考教師檢定、考研究所、選課、做事,
或許教師檢定通過率還有六成,相對於某些考試上來說真的高很多,
但,也是努力了,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,
拿到了一個資格,現在可以靠那證書賺點外快,
甚至是在教甄也去試了(這不到一成...雖然只是拿到了一個排代理的資格...)
考研究所,最後不知道為了什麼,挑個熟悉或者說挑個保險,甚至是說挑個安心吧!
好像有點不如預期中的那樣,常常問自己,如果是以前的自己大概學期中就收一收逃回家了,
沒想到,還在這裡撐到了一個學期要結束了,不過,要怎麼在面對下一個學期?
從來都不敢給自己有太大的期望,感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。
最終都是會想要期待一下可以被稱讚一下,
就算是那一下下都可以開心很久很久,
畢竟是一種支撐著繼續做下去的動力,
往往這種無形的支撐,來源都不是那些物質上的獎賞,
或許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,能給予對方地就相對地也會有落差,
給予與付出,每個人的價值標準也不盡相同,
最近,真的非常容易有這樣的心境,
回憶起這一整年來的過程,就是這樣吧!一整年都在「比較」。
會期待,一句暖在心底的話比其什麼都還要來得重要,
但終究知道的事實是,在這樣的評分標準之下,是沒有辦法期許到讚賞的。
--
就像,生病的時候有一句「祝你早日康復」,
那在心裡比醫生開得特效藥還要有效,
因為知道自己是被關心著。
有時候誇獎一下苦勞還是有的,不是嗎?
- Dec 30 Fri 2011 04:45
我的100分,你的60分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